首页

我爱美脚小妮

时间:2025-05-25 03:13:14 作者:历时148天“深度保养” 科摩罗籍游轮从福建宁德出境远航 浏览量:56979

  中新网宜昌8月23日电 (董晓斌 舒仁庆)记者23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在该局开展的2024年夏季鸟类调查活动中,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种,珍稀夏候鸟的数量有明显增长。

在金湖湿地公园拍摄到的灰翅浮鸥。舒仁庆 摄

  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全面推进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打造了沿江自然风光带和一批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今年8月初,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枝江金湖湿地公园等8个自然保护地及宜昌观鸟爱好者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了2024年夏季鸟类调查活动,共观测鸟类14目40科88种,累计观测到鸟类3746只。

栖息于宜昌市夷陵区的蓝喉蜂虎正在哺育幼鸟。舒仁庆 摄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翔介绍,这次宜昌夏季鸟类调查观测到了凤头鹰、黑鸢、游隼等多种珍稀鸟类,其中,灰翅浮鸥数量最多,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和蓝喉蜂虎种群数量也有明显增长。

  李翔说,浮水植物是水雉繁殖筑巢的“硬环境”,此前由于芡实种植减少,枝江金湖湿地公园的水雉数量有所下降。为此,金湖通过科学规划浮水植物种植,让更多的水雉“安家”,“这次在金湖观测到水雉38只,显示水雉数量明显增长。”

枝江金湖湿地公园规划的浮水植物种植区吸引了水雉在此繁殖育雏。舒仁庆 摄

  据了解,2023年,宜昌观鸟爱好者在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湿地公园一处蓝喉蜂虎巢穴进行繁殖期观测,发现成功繁殖5只雏鸟。今年,观鸟爱好者对2023年同一区域进行蓝喉蜂虎繁殖观测后发现,该区域已有幼鸟14只。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珍稀夏候鸟分布区域加大科研监测频次,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也将进一步优化夏候鸟繁育环境,提升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质量。(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模式能否解决老问题?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管理委员会自贸创新发展局局长伍志慧介绍,自揭牌以来,南宁片区立足广西实际,制定跨境产业融合发展政策,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产业,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

民生控股提前锁定退市 曾是脑白金母公司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航天员聂海胜、桂海潮亮相2024年航天文化艺术论坛

水文部门分析,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呈现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历时延长、退水速率加快等特征,并逐渐呈常态化、趋势化态势。

“胡志明同志在广州”展览开幕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认为:“现在数字化和商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这种新模式对场地的带动、对人才的带动、对投资的带动,包括对新消费需求的带动,这种影响力会越来越强。”

湖南省邵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永红接受审查调查

从早期带着剪刀、菜刀、理发刀“三把刀”闯世界,到助力外资进入中国、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在浙江,200多万华侨华人发挥融通中外的优势,架起中外合作的“双向桥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